Close icon

我們關注你的個人資料私隱

我們不會向第三方透露閣下的個人資料;同時你的身份亦不會被辨認。

Close icon
其他註冊方法

來繼續你的旅程

Close icon
其他登入方法
Facebook
Google
Apple

已有帳戶? .

點擊「註冊」即表示你同意我們的使用條款及細則個人資料收集聲明私隱政策Cookie 政策同意書

還未有帳戶? .

忘記你的密碼?

請輸入你的電郵地址。你將會收到重設密碼的電子郵件。

Close icon

請查看你的電子郵箱

請在此輸入電郵中的六位驗證碼和新密碼。

收不到電郵嗎?請檢查你的垃圾郵件資料夾,或使用其他電郵地址

Threads熱潮的小啟示

在流量密碼當道的時代 培養數碼正念

03/06/2024 4 分鐘
profile pic

Ruby Liu MY

read icon 閱讀 695
|
share icon 分享 1
自我探索
微觀心理學
靜觀
心理健康 101
從社會看心理健康

免費登記

一站式心理自療平台,紓解情緒,照顧心理健康。

Boon tour guide image

flexible thinking

曾是不少八九十後童年回憶的ICQ宣布即將停運,一個時代終結的同時,各個社交平台如Instagram、X、Threads等繼續遍地開花,密集地編織出一個線上世代。

由ICQ時代走到Threads,社交平台在這二十多年間已經轉化成生活日常。而Threads這個與Instagram相連接的平台近日受到不少人討論,它在去年剛推出的短短五日,便有一億名用家登記。負責人形容「Threads是一款基於公共對話而設的社交平台」,不少素未謀面的人在平台就著感興趣的話題對話。

Threads的演算法和Instagram不同,機制除了推薦個人喜好內容,亦會推送其他獨立用戶的帖文。此舉本來有望將同溫層效應打破,但同時亦影響用家體驗。例如,有人分享具爭議性內容,包括露骨、暴力、貶低某群體的言論,有些用家藉此作流量密碼,以獲取追蹤和曝光度。

然而,在新演算法下,訊息的擴散效率比其他平台更難預測。用家即使沒有相關內容的瀏覽紀錄,仍有機會看到不符合興趣的帖文。有人索性選擇不下載程式、也有不少人希望窺探年輕一代網絡文化而下載。

Threads post

(Threads推給我的一個帖文)

活在線上世代,網絡文化和趨勢難以預料、難以控制,有人形容每個人都漸趨「線上和線下混合化」,指的是我們在平台如Instagram、LinkedIn呈現自己的身份,構成我們身份認同和別人解讀自己的一部份。瀏覽社交媒體看似不需成本,但事實上,我們投放的是自己的專注力;隨着越來越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創造內容,我們閱讀、過濾和轉化成自己所認知的世界,其實是別人所創造的現實;反之別人閱讀的,也可能是我們所創造的現實。

digital mindfulness

數碼正念可理解為沉浸科技時,保持對當下的覺察

“remaining present when we are immersing ourselves in technology”

培養數碼正念(digital mindfulness),學習帶著覺察使用社交平台十分重要;嘗試將心力投放在提高(而不是降低)我們幸福感的內容上。以下是一些培養數碼正念的方法:

  1. check-in自己的情緒:瀏覽社交平台時,有意識地感受自己的情緒;你會否越來越頻密地瀏覽那些令自己感焦慮、悲傷、無聊或不足夠的内容?可以視為一種信號,例如在社交平台上看見別人看似無瑕的生活,有機會令我們產生比較心態,認為自己未夠好。你也可以在每天早晨開始使用手機前,提醒自己有意識地用電話,並在一天完結時,回顧該日在社交平台所吸收的內容對自己的影響。
  2. 為瀏覽社交媒體設下清晰動機:可能是貼近最新資訊、與朋友連繫、分享自己的喜好;讓動機成為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路燈,避免沒有覺察地滑電話(mindless scroll),注重有意識地使用電子產品。
  3. 反思內容創作者的動機:我們閱讀的每個內容,背後都帶著一個動機—— 可能是銷售產品、邀請你訂閱和關注平台、推廣一些思想和價值觀;我們可以花點時間思考它的目的,有助我們在眼花撩亂的內容中,找到真正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。
  4. 設下界線:為使用社交媒體設下具體使用時間、利用應用程式來管理上網時間、每天安排特定時段完全不使用互聯網(如用餐或睡前的一小時)、設定無手機區域(如飯檯)。

哲學家Marshall Berman說「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環境,保證帶給我們冒險、權力、喜悅、成長、自我轉變和全世界── 同時也威脅摧毀我們擁有、知道且身為的一切。」當電子世界和日常密不可分時,不要忘記最可貴的是,我們時常擁有選擇看什麼、怎麼看的能力。

be free


參考資料:

McDaniel, B. T., & Drouin, M. (2019). Daily technology interruptions and emotional and relational well-being.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, 99, 1–8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hb.2019.04.027

Yang, J., Fu, X., Liao, X., & Li, Y. (2020). Association of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with poor sleep quality, depression, and anxiety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Psychiatry research, 284, 112686.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sychres.2019.112686

自我探索
微觀心理學
靜觀
心理健康 101
從社會看心理健康
author profile pic

Ruby Liu MY

「賽馬會心導遊+計劃」心理健康推廣主任

已複製
Poon profile pic 阿本
close
已加到「收藏庫」
繼續傾

已加到「我的練習」讓你隨時新增或翻閱紀錄

close
rating
你有幾滿意呢次對話?
呢次同阿本傾完之後,你有冇⋯⋯
更願意去傾自己嘅狀況?
更加想喺日常生活中以行動去改善自己嘅情況?
覺得會幫到自己嘅心理健康?
了解多咗點照顧自己嘅心理健康?
感謝你的寶貴回應!